我院举办杏林大讲堂(第22期)活动郑晓皎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2-01-24 发布单位:beat365手机客户端



为持续提升学院科研水平,培养师生转化医学科研能力,1227日下午,beat365手机客户端在线上举办杏林大讲堂第22期学术讲座。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郑晓皎教授作《基于代谢组学的转化医学研究》的主题报告。beat365手机客户端副经理何蓉蓉教授主持会议,学院近80名师生线上参会学习。

报告中,郑教授首先介绍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其重要的一部分,它是通过多层次系统研究来解释生命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一个应答的反应。与蛋白组学不同之处,代谢组学为通过研究代谢物寻找机体内已经发生的应答反应。她表示,代谢物的研究不但要覆盖面广,更要求精确度高。随后,郑教授详细地为师生讲解代谢组学研究流程和代谢组学研究的两大目标,机制研究和临床生物标志物的筛查。郑教授强调,代谢组学是对代谢物广谱筛选的结果,研究的开端,后期仍需常扎实的验证。她以不同程度的心脏病患者为例,分享了临床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和注意事项。随后,郑教授为参会师生分享了“胆汁酸与代谢性疾病”和“普洱茶降胆固醇降脂”的研究案例。

(郑晓皎教授)

近年来,代谢组学研究一直是转化医学研究的热点。郑教授的精彩演讲为在场师生揭开代谢组学神秘的面纱,开拓师生们的科研思维。




图文:梁紫恩

初审何蓉蓉

复审:黄晓霞


师生学习心得:

  1. 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高黎老师

郑教授首先介绍了代谢组学中的关键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然后举例说明了团队的优秀研究成果。比如美国《科学》杂志评出2013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2013),郑教授团队有关三聚氰胺的研究成果名列其中。他们发现含有三聚氰胺的“有毒奶”造成肾结石的罪魁祸首是居住于病人肠道中的一种细菌—克雷伯氏菌属菌,研究结果提示肠道细菌在因服用配方奶导致肾毒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不仅加强了我对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的认识,而且开阔了我的科研思路和研究方法。

  1. 2021级中西医结合博士研究生 叶倩云

今日有幸听了郑晓皎教授的讲座,深受启发。郑教授详尽地阐释了肠道菌群-胆汁酸代谢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并以猪胆汁和普洱茶为例,讲授了基于代谢组学的生物标志物发现及药物研发的研究思路,介绍了她们基于研究开发的糖尿病风险预测和疗效评估试剂盒、茶褐素茶包。让我意识到,科研人员不光是要申课题、发论文,如何实现基础研究的转化应用,更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此外,郑教授关于对中药复方的认识,也让我们中医药人备受鼓舞,中药复方在本质上也是组学,就像研究代谢组学、肠道菌群一样,我们未来也可以找到更新更好的办法,把复方的所有有效功能物质视为一个功能群进行研究。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实验技术,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争取成为交叉学科背景下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